生活周遭常遇到許多所謂的強者, 事前總是快人快語一句 " 交給別人做不如我自己做得快(好)" 或 "等他(她)來做不知道要等多久, 還不如我自己來", 事後通常還會補一句 " 唉! 誰誰誰老是XXX, 叫我怎麼看得下去?" 或 "每次都答應說好, 卻老是一拖再拖! 根本無藥可救! "
一個人的優秀來自天生或後天的努力! 然而, 認為自己是幫別人多做了而生心抱怨, 久而久之, 十年二十年, 再優秀的人都會身心出問題! 大部分原因不是他們付出了較多的精神與體力而衰壞, 恐怕是因為常常心生怨氣而默默內傷了.
抱怨, 排除不理性與病態的理由, 大部份是來自人與人之間不恰當或模糊不清的互動界限(boundary). 要過上不抱怨, 健康的生活, 不必弄清楚誰是誰非, 而是要經過不斷地溝通與討論彼此間的界限並互相尊重, 遵守規則不越界!
與其花腦筋謀策算計如何使他人就範, 還不如一開始就溝通好各自的權利義務與界限; 與其擔心害怕不合自己心意的結果, 還不如一開始就分清界限而理解萬事成就皆非自己單方面能掌控的並學習接受各式各樣的成果.
常把抱怨掛嘴邊的通常偏向凡事都要合乎自己的標準, 達不到那樣的標準就認為是別人不夠努力不夠認真不夠上心. 有趣的是, 環視周遭, 那些達不到標準的通常依舊活得好好的, 挺滋潤的; 那些能力強卻忍不住抱怨的, 往往顏面僵硬肅然, 內心時有愁悶甚至偶發憂鬱.
更有意思的是, 通常接受滔滔抱怨的對象往往不是該被抱怨的直接對象, 而是第三者! 這是什麼意思?! 有沒有搞錯對象? 問問自己, 為什麼要找不相干的人說? 嘿嘿, 說來慚愧, 自己偶爾也犯會這樣的的毛病, 當然, 事後都會非常後悔! 總是需要再學習, 告訴自己應該要親自面對啊!
生活中最幸福的事就是人人有一個小小自由空間, 任何人都不能侵踏, 但, 我猜想應該這樣的餘裕也許不佔人間的一半.
如果想要給人幸福或讓自己幸福, 就從允許彼此擁有各自的界限開始, 也讓自己過上不抱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