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初看著朋友分株給我的翡翠木越長越高, 便起了分株繁殖的念頭
剪下了頂端的母株在兩星期後(2/26)就發出新葉; 被剪下含莖的部分到了四月中, 也長出新葉(下圖左下角那盆);
單獨摘下的10片葉片先放在乾淨無水的盤子裡, 乾燥切口3~4天至切口完全乾燥後再移到土上排列, 不必插入土中也陸陸續續發根, 長出新的小葉子, 其生長速度最慢需要等待三星期以上. (下圖中下十片葉子那盆)
補記 20190619 較簡單明瞭的分株照片一張:
下圖是直接從頂端剪下移植的, 一直都成長得非常好.
第一次繁殖多肉植物沒有常識, 四月時, 我從母葉上 拔下 新長出來的小小翡翠木直接移到土裡.
事後證明, 成長速度超級慢, 並不可取.
把另外長出的新株直接連著母葉移到小花盆裡, 發現這樣新株成長速度比上圖中沒有連著母葉的要好很多.
7月初為節省空間, 把八顆新生的小株合在一盆. 可以看得出來, 連著母葉的新株(中間四顆)比單獨的要長得好.
註: 若把翡翠木放在日光下幾天, 葉片邊緣會變紅.
20171017補記:
約三個月後, 翡翠木小盆栽長大不少
20171210補記:
10月不知哪天看原盆栽裡的翡翠木長太高, 土壤保持乾燥狀態很容易被我不小心撞倒, 就興起了'理頭'全剪光光的歹念....
記錄了10月29日, 11月12日及12月10日成長速度(沒有注意到要按固定的角度照像, 下次記錄會注意)
說真的, 嫩葉很可愛, 可以欣賞很久它們粉嫩粉嫩的模樣, 因為你看~ 是不是長得很慢啊^0^.
2018年04月12日更新
今年1月21日回台兩個月, 家裡植物由另一半照顧. 由於澆水次數過少, 3月底我回家後發現植物"最小或較弱"的子株出現乾扁乾枯的現象, 像動物群中總是算好較老較弱的會被其他動物獵捕, 不妨礙其他同伴的生存一樣. 再看看其他子株, 仍篷勃生長得非常好且多了許多葉片.
20180825 補記最初繁殖的小小翡翠木近照. 好快~ 一歲一個月了!
20190115 上圖小盆發財樹再次分盆
上個月14日發現小小發財樹盆實在太擁擠, 於是將看起來較大的三株分到下圖橘紅色大盆中. 經過一個月後發現在大盆中的發財樹長得比較快耶!
小盆的發財樹上的竹籤是用來鬆土用. 我沒事會戳戳土透透氣.
閒來沒事地丈量了一下2017年12月被我砍頭重生的發財樹, 有一株約略長高10公分, 其他或高或矮還算好, 只有一株沒長多少而且看起來沒有什麼生氣. 一年平均長10公分.
20190208 增記: 2016年朋友送我的一盆發財樹, 至今應該有三年了! 從一盆分株了三盆出來, 依我這個雙子喜新厭舊的個性, 還耐著性子繼續培植著, 真是太令自己意外了!
也許, 這是因為有同樣喜歡植物的朋友做榜樣? 也許, 這是對友情的珍惜?
20190619 增記:
約一個月前, 卡加利溫度開始穩定零度以上, 決定開始修剪長太高的發財樹, 並取一些健康的葉片進行一年一度的"培育新株大業". 記錄如下圖:
以4天時間讓切口乾燥後再鋪放至多肉植物培養土(排水性較好)裡.
(下圖)做了個小實驗, 將一些葉片放入水果塑膠盒內保濕, 看能不能延長澆水時間.
20190805增記: 承接上圖, 快兩個月了, 扦插繁殖的小株近貌. 而蓋上蓋子的確能保濕, 很適合卡加利室內乾燥的狀況.
20191018 看看兩個半月長大多少? 快成小樹林了不是嗎?(把自己縮小就能仰望喔~)
2020/07/19更新上圖生長狀況:
由於1/21-7/3回台灣, 上圖由葉片分株繁殖的這盒翡翠木幼苗就一直待在靠窗的桌上, 靠著自給自足的養分與水分, 堅強地, 營養不良地活了下來.
其他分株在另一半悉心照顧下成長得非常好, 葉片晶綠發光!
2020/12/19 補記:
由數片母葉繁殖的發財樹, 歷時已快一年三個月了. 最近發現由於培植容器土淺, 分株不會長很大, 但會繼續發新的小植株, 且一母葉可發兩三株. 想要維持小樹姿態的樣貌, 盆器土淺似乎幫了大忙.
2021/09/11 增記 兩年多前(2019/06/19)由單葉片繁殖, 成長, 之後再分成兩盆的小小發財樹的現況:
2025/03/17 記錄剪去翡翠木頂端扦插樣貌@被鐵湯匙劃花掉底部的咖啡杯裡
翡翠木長太高會東倒西歪! 直接用刀片割去2-4節過長的部分, 移植到放了多肉培養土的馬克杯裡是一個方法!
- 準備一片切割多肉用的刮鬍刀刀片, 割去2-4節過長的部分, 放在盤中晾乾切口半天至一天
- 準備一個用舊的或不常用的馬克杯, 底放一些碎石, 再 [ 一層多肉培養土-->噴一點水-->一層多肉培養土 ] 地填土至馬克杯中
- 插入切口已乾的翡翠木, , 過幾星期後就會成長如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