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做韓式麻糬麵包都是買預拌粉, 現在家裡人口單薄又實施減醣飲食, 想吃外脆內Q的麻糬麵包也就只好在廚櫃裡找材料做幾顆祭五臟廟了! 連續看了幾天網路教學影片, 推敲了老半天, 在材料和製作步驟上左思右想, 經過在腦中演練了幾天, 終於說服自己動手, 做出符合自己理想的韓國麻糬麵包- 有著脆脆外殼Q彈內部組織的玩意兒~!
由於做法是把麵粉燙死再混合木薯粉與蛋液, 於是大膽地想以粘米粉代替麵粉做出無麩質的版本, 嘿嘿, 果然可行, 只 是 整體少了一咪咪麥香! 記錄東修修西改改後的做法+步驟, 希望對不能吃麵粉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噢對了, 不使用擠花袋雖節省了材料費, 但成品外型不工整是事實! 要求大小一致與美觀的朋友就不必參考P醬的做法了!
每個麻糬麵包大約熱量- 95大卡/正常糖使用; 87大卡/甜菊代糖使用
份量 | 熱量(大卡) | |
牛奶 | 125g | 79 |
糖 | 20g/ 2T代糖(非秤重喔) | 78/ 0(代糖) |
粘米粉 | 25g | 85 |
奶油(有鹽) | 25g | 175 |
木薯粉 | 110g | 398 |
蛋 | 55g | 70 |
黑芝麻 | 10g | 60 |
945/867 |
韓國麻糬麵包(約10個)
工具- 單杯果汁機(或手提攪拌器), 矽膠刮刀, 一個鍋子, 一支做美式餅乾用的夾勺(挖一球球麵糊用, 直徑約4公分)
材料
. 牛奶125g (或奶粉20g, 水110g) ---> 不要換成全水, 成品差很多!
. 糖(甜菊代糖)2T, 鹽2g
. 粘米粉(即在來米粉) 25g
. 無鹽奶油 25g (有鹽奶油也行, 但就不必再加鹽2g) ----> 不可再減, 我減, 我換成橄欖油, 成品風味差很多!
. 木薯粉(tapioca flour) 110g ----> 一定要木薯粉(tapioca flour), 換成糯米粉, 個人覺得口感不佳!
. 大蛋1個(50-55g)
. 熟黑芝麻10g
作法-
1. 用單杯果汁機(或手提攪拌器)先將牛奶, 糖, 鹽, 麵粉混合均勻備用(只需幾秒鐘). 為什麼要用小型果汁機? 因為用手+刮刀攪要攪很久, 又攪不勻, 很煩~
2. 不锈鋼湯鍋中放入奶油, 加熱, 融化時加入 1. 繼續用矽膠刮刀攪拌至成團後, 離火
3. 分4次篩入木薯粉, 每次都要拌至無粉狀態再加下一次喔! 最後, 你會得到一個光滑, 像餅乾麵糰軟度的麵糰
4. 這個時候開始預熱烤箱, 350F(180C). 接著: 蛋打散, 分4次加入麵糰! 每次都要完全將蛋汁拌入麵糰內, 再加下一次. 最後, 你會得到一個半流動性的麵糰, 用扁矽膠刮勺去撈, 麵糰會下垂掉下去, 但會保留部份麵糰呈倒三角型掛在刮勺上就是對的狀態.
5. 最後加入熟的黑芝麻
6. 以"餅乾糊勺"(直徑約4公分)挖取一球球的麵糊, 間隔放置. 手指沾水, 整理外形不整齊的地方
7. 烤盤放中層, 350F(180C)烤30分鐘, 燜10分鐘再出爐. 也就是外殼一定要烤夠, 不要急著取出來.
大約在烤13-15分鐘左右麻糬波波才會開始膨漲, 如下圖:
*註1-當天吃, 外殼都是硬脆, 內部空心或稍微拔絲的. 隔天, 外殼有點變軟, 但外形不會蹋陷; 噴一點水以小烤箱回烤一下, 馬上恢復新鮮出爐的脆度! 注意:回烤, 內部會再度產生熱蒸氣, 給小朋友們吃的話則最好切開再食用比較不用擔心燙口喔~
*註2- 材料為麵粉的成品圖記錄
. 牛奶125g (或奶粉15g, 水110g)
. 糖(甜菊代糖)2T, 鹽2g
. all-purpose flour 25g(什麼麵粉都可以, 因為待會兒都要燙熟, 都是沒有筋性了啦!)
. 奶油 25g
. 木薯粉(tapioca flour) 110g
. 大蛋1個(50-55g)
. 熟黑芝麻10g